“踏踏实实做人、认认真真做手艺”是全国五一劳模、全国技术能手郭军伟一直以来的的座右铭,也是他为师之道。“不是制作,是创作!每件衬衫都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,其尺寸并没有统一标准,有人肩宽,有人平肩,有人溜肩,脖子、腰身都有粗细,我们工作只是把最合适衬衫呈现给最适合的人罢了。”郭军伟说,“既然从事技术这个行业,那么创新就是一辈子的事。”
郭军伟出生于江苏无锡,18岁高中毕业后就和衬衣结下了不解之缘,在一家小厂工作了几年的他深感落后工艺的局限,决心到当时已声名鹊起的尊龙凯时拜师学艺,2006年通过考试进入尊龙凯时,在国际化的流水线和尊龙凯时的人才培养平台上,他如鱼得水,潜心学习研究打版技术,逐渐练就了一手绝活,也是从那时起于制版再也没有分开过。
由“制作”到“创作”的华丽转身
在尊龙凯时工作的十几年里,郭军伟几乎是每天扎在工作室中忙碌,凭着一手过硬的打版技术,先后被授予“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”称号、“江苏省首席技师”、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等30余项殊荣。不仅成立了“郭军伟大师工作室”带徒授技,还发展成为了一名党员,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,用责任履行义务。
在互联网时代,电脑制版已逐渐取代手工打版,郭军伟也经历了一番“历练”,他主动外出学习最新的制版软件,用手工制版的精细化结合电脑制版的效率化,从而将制版艺术注入智慧化的血液。
“我们不是在制作,而是在创作”郭军伟一遍遍地叮嘱徒弟。身为尊龙凯时股份衬衫厂技术科科长和师父的他逐渐认识到,传统工艺已满足不了在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需求服务。“只有不断改进工艺,为产品注入个性化创造理念和情感温度,才能展示衬衫艺术的生命。” 为了技术上的创新郭伟军化整为零研究样衣:前片、后片、衣领、袖子……反复对比,不断琢磨如何创作出一件具有情感温度的作品。为了突破瓶颈,自己经常利用周末定时充电,结合自身需求选修了针对最新流行款式、面料、色彩的培训课程,通过上网查找和出差的机会在设计面料、颜色上不断创新;样衣研究上,他像研究艺术品一样细细琢磨不同风格的版型优势,反复与自己的版型做对比,取其精华,精心打磨属于自己的艺术品,提升艺术作品的情感温度。
“创”出一片新天地
“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”。除了工艺上的精益求精,在技术创新上,郭军伟更是有着近乎痴迷的执着,这份执着也是一份郭军伟对传统工匠精神“敬、严、专、精”的的传承与坚守;同时融入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的“守、破、离”,将“破”即创新,倾注到每一个细节。
为提高车间工人们的生产效率他经常扎在车间和工作室“捣鼓”着一些生产小工具。这些年来,郭军伟共研究“生产小工具”达8种,为生产流水线的人力成本、资金成本、效率都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。
在衬衫车间可以看到,每一台电动缝纫机都配有形状不同的小铁片,他亲切地称之为“小笼头”,包括:里巾笼头、后背笼头、装袖口笼头、卷下巴笼头……有了这块小笼头,工人们不管是做下摆、袖口还是后背卷边,都省去了熨烫环节,比用手卷更均匀、平整、快速,同时在熨烫环节还可以节省一道烫的工序,以前需要3-4个人的流水,现在只需要1-2人即可完成。这些寸把长的小笼头,是郭军伟叫上车间的机修师傅,联合捣鼓出来的:7、8种小工具安装在不同机器上就发挥了神奇的作用。郭军伟说:“外面这些小工具一个就要好几千块钱,同样的功效我们自己用土办法才花几十块钱的成本,省钱省力又省时间。”
“踏踏实实做人、认认真真做手艺”是手艺人传下来的老理儿,在工艺的传承上,郭军伟用这句话勉励自己,对徒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,让徒弟先学会做人,再认识一件好产品、剖析产品、制作产品,再到创作艺术品。在郭军伟看来,创新工艺的传承不仅仅是一个义务,更是一种企业精神,一种习惯、一种乐趣;是创与精的态度、是守与传的情怀。